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!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,请使用这些浏览器。
chrome
Firefox

工具栏

500万少了,12分不够,比亚迪起诉姚十八,出手还是轻了

去年11月28日,在比亚迪方程豹豹5上市不久,汽车博主姚某,账号“大秦军陕团”发布测试视频,称以正常驾驶方式测试“豹5”油耗,百公里18升。这一数据明显背离事实,把观众当傻子,引得大批网友不满,姚某被网友们戏称为“姚十八”。

数据严重背离事实,在测试视频中也能发现端倪,有网友根据测试视频中的时间和距离推算出车辆可能存在严重超速,并向交警部门举报。比亚迪方面也应交警要求,调取了相关车辆的运行数据,结果令人震惊:

被测这辆方程豹豹5当日存在大量危险驾驶行为,其中有3个时段车速超过了180km/h,有6个时段车速超过170km/h,在整段高速行驶过程中,车速120-140km/h区间占比超过37%,车速140-160km/h区间占比超过46%,车速超160km/h占比超过4%。而且其中还多次出现急加速、急减速等异常驾驶行为。

有一定汽车常识的人应该知道,空气阻力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,也就是说速度越快,风阻越大,而且成几何级数上涨。如果真以180km/h的速度行驶的话,像方程豹豹5、坦克400这类方盒子造型的车辆,百公里油耗18L也不奇怪。另外,在急加速过程中瞬间油耗极高,可达30L以上,急减速倒是不费油,但会把车辆动能浪费掉。如果是正常驾驶,收油减速的话,新能源车可以把一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。总而言之,这样的驾驶行为目的只有一个,那就是要故意费油

时隔半年,比亚迪法务部终于出手了,2024年5月24日法务部官方微博发布了正式起诉“姚十八”的声明,要求其公开道歉并赔偿损失500万元人民币。另外,姚某超速行为也被实锤,被交警部门处罚,并被累积扣了12分。

对此,我想说的是,500万少了,12分不够,比亚迪公开反击恶意抹黑没错,但仍旧不够给力。别说什么重拳出击了,这次回击也是绵软无力。

先说个小插曲吧,今年1月,比亚迪的某次发布会上,负责品牌及公关的总经理李云飞登台后,弹幕中一片“废物”的谩骂声。实际上事情的起因就是前文提到的“姚十八”事件,在比亚迪被恶意抹黑之后,迪粉先不干了,包括对交警部门举报,也是网友先出的手。作为受害者,比亚迪在当时却没有在第一时间做出有力回击,负责品牌及公关的李云飞自然就成了发泄对象——品牌被抹黑,你作为品牌及公关的负责人不背锅谁背锅?

所谓公道自在人心,有某些品牌起诉网友,被说是以大欺小,“500万警告”,而比亚迪此前因为没有起诉,品牌负责人都被骂了个狗血淋头。

另外,个人觉得500万少了。要知道“姚十八”作为个体,和比亚迪不存在利益纠葛,无冤无仇,为何要在豹5刚刚上市就第一时间买车、测试,并捏造事实进行抹黑?说幕后没人操纵,恐怕没几个人信吧?500万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个天文数字,而对于能策划这一事件的幕后黑手来说,恐怕无关痛痒吧?

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,造谣一张嘴,辟谣跑断腿,比亚迪法务部不如多花点诉讼费,诉赔1个亿,如果可能的话,可以把幕后黑手逼出来,即便法庭不支持如此高额的赔偿,最起码能制造点轰动效应,起到一个辟谣的作用。

其次,12分也不足以惩戒。一方面严重超速,频繁在高速公路上急刹急起步,已经涉嫌危险驾驶,危害公共安全,只是没造成严重后果而已。另外从企业层面讲,严重捏造事实,谣言广泛传播且存在主观故意,已经涉嫌侵犯名誉权罪。

最后也提醒大家擦亮眼睛。关于油耗测试,玩套路的手段太多了。除了“姚十八”以外,网络上还有“任十五”、“唐十七”。一辆车想开出高油耗太容易了,可以原地开空调,可以加牵引,甚至可以从油箱里抽出一部分油。想开出低油耗也容易,善用动能回收的话,下坡时甚至能开出零油耗,负油耗。

实际上,反而是车企发布的油耗数据更具有参考价值,CLTC油耗更贴近市区工况数据,WLTC油耗更贴近高速油耗数据。

有人说什么大快人心,比亚迪法务部重拳出击,一招制敌……我实在不能苟同。个人认为这件事够得上入刑了。比亚迪被污蔑、抹黑、造谣何止是这一次?作为一家国际知名的大车企,对一些批评言论适度容忍是格局的体现,但是也别给人留下一个好欺负的印象。

内容由作者提供,不代表易车立场

收藏

收藏成功 !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

猜你想看

+加载更多

活动推荐

广告
  • 奖 
  • 抢 
  • 奖 

相关车型

CopyRight © 2000-2023 BitAuto,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   购车咨询:4000-168-168 (周一至周日 9:00 – 21:00) 法定假日除外